會計17-05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

基本概念

依合約按期收取固定金額,做為回收投資的本金及利息。

期末衡量

按攤銷後成本衡量。

公允價值

變動

不認列。

交易成本

購入

列入投資成本。

出售

併入處分損益,視為淨售價的減少。

處分損益

公允價值變動產生的損益。

減損損失

減損金額=攤銷後成本可回收金額

可回收金額:估計未來現金流量採原始有效利率折現之現值

減損損失:認列為當期損益

迴轉利益:若明顯與認列減損後發生之事件有關,則認列為當期損益。

會計處理

原始認列

借: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 (公允價值+交易成本)

  貸:現  金

利息收入

借:現  金

  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 (折價攤銷)

  貸:利息收入 (營業外收入)

    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 (溢價攤銷)

處分

(出售)

1.同利息收入調整分錄

2.處分收現

借:現  金

  (處分金融資產損失)

  貸: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

    (處分金融資產利益)

減損

借:減損損失

  貸:累計減損-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

借:累計減損-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

  貸:減損迴轉利益 (營業外收入)

財務報表

之表達

資產負債表

資產

 流動資產

  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流動 (12個月內即將到期)

 非流動資產

  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非流動

綜合損益表

營業外收入

 利息收入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會計17-02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-統測試題

會計17-03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

會計17-01投資之意義及類別-檢定試題